【真理教室1】不離不棄的愛/文亮 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27:45-61

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站在那裡的人,有的聽見就說:「這個人呼叫以利亞呢!」內中有一個人趕緊跑去,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祂喝。其餘的人說:「且等著,看以利亞來救祂不來。」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到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有好些婦女在那裡,遠遠地觀看;她們是從加利利跟隨耶穌來服事祂的。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

到了晚上,有一個財主,名叫約瑟,是亞利馬太來的,他也是耶穌的門徒。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彼拉多就吩咐給他。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就去了。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在那裡,對著墳墓坐著。

 

耶穌被釘死十字架的過程,在歷史上有許多探討,也不乏相關的信息。但除了討論這段令人痛徹心扉的過程,看到罪惡得逞令人憤慨不已之外,我們還可以看見另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不離不棄的愛」。透過耶穌臨終前的吶喊、透過耶穌死亡後的景象、並透過耶穌門徒們的行徑,讓我們看見「天父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交託祂」、「基督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經歷祂」、「門徒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得著祂」。

一、天父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交託祂

當耶穌在十字架上最痛苦的那一刻,大喊著:「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大多數的解經家都認為,這是耶穌在背負、承擔世人罪惡的當下,極其污穢的一刻,所以聖潔的神並不能與有罪的人同在,而暫時性地離開耶穌,因為似乎很難有更好的解釋。但若我們同時看到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的記載,就會發現另一個事實:「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加福音23:46以及「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約翰福音19:30姑且先不論耶穌是否因著擔負世人的罪而遭到神的棄絕,但從耶穌幾乎同一時間吶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成了!」、「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我們似乎發現,耶穌並沒有認為神完全離棄祂,否則祂不會把靈魂交在一個遠離祂的父親手中,或是宣告一個偉大的救贖工程完成了。

或許如同一般人所看見的,表面上我們總感覺神是離開我們的、覺得神並沒有聽我們禱告。或許神真的因為我們的罪,掩面不看我們,但神的愛卻一直對我們不離不棄,就像耶穌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刻,即使祂在承擔世人罪惡的當下,上帝真如祂所吶喊的:「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但耶穌仍然知道,天父的愛依然對祂不離不棄,所以祂禱告的用詞改變了,從「神啊!」為什麼離棄我,到「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

認識天父的愛有多深,跟天父的關係才會有多深,也才能多深地信靠、信任、並交託祂。

基督徒跟神之間的關係有許多層面,包括︰君王子民、主人僕人、老師學生、牧羊人羊、新郎新婦……。但在教會中,許多人都忽略了天父兒女的關係。主耶穌在教導禱告時提醒我們,祂不僅是耶穌的父,也是我們在天上的父,是每個重生得救之人的父。至於要如何認識天父的愛,聖經當然是重要的管道之一,但我們不能只是知識性地知道祂是父,因此另一個認識天父的最佳途徑,就是透過逆境了。記得曾經在路邊買過一把號稱「抗颱風」的雨傘放在家裡多時,直到有一天遇到颱風天拿出門,不到三分鐘骨架就被吹壞了,雖然我頭腦裡知識性地知道它是抗颱傘,但在颱風的逆境中證明了傘並不能抗颱。我們對天父的認識也不能僅止於知識性的,而是在曠野、沙漠和各樣逆境中,才能經歷祂的真實。

聖經中浪子的故事就是如此。小兒子在父家中享受著安逸、順境時,並不覺得父親愛他,反而跟父親要求分家產,一心要離家走自己的路,直到他遇到逆境,一無所有、落魄不堪了,才想起父親的愛,渴望父親的寬恕與接納。當浪子回到父親身邊,才真實地體會和經歷父親不離不棄的愛,值此同時,卻看到另一個在順境中的大兒子竟覺得父親不愛他了?!如果你現在正在逆境之中,像小兒子般地回到父的懷抱裡吧!不要落入大兒子的迷思,覺得父親不愛你。這並不是鼓勵大家要先像小兒子故意遠離神,再回到神懷抱裡,而是勉勵身在逆境中的每個人務要回到父懷裡,才能深刻地去體會和領受天父不離不棄的愛,使自己更加地認識神,進而信靠神,將自己和萬事交託那不離不棄、愛你的天父。

二、基督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經歷祂

十字架的苦難和死亡,隔絕的是我們跟罪的關係,卻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

當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的那一刻,也就是祂說「成了!」──完成救贖工程的那一刻,表面上耶穌基督是死了、是與我們分離了,但祂的愛卻正開始動工,祂犧牲的愛斷開了我們與神之間的幔子、阻礙,敗壞了死亡和陰間的權勢,帶來了合一,帶來了醫治,帶來了復活。

馬太福音很特別的是在耶穌被釘死的敘述裡,記載了:「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到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馬太福音27:52-53許多解經學者對這段經文做出很多不同解釋︰或許馬太真正想表達的關鍵不在於聖徒究竟是肉體復活或靈體復活?或是指舊約聖徒或新約門徒?又或聖徒是當下復活或耶穌復活後復活?或許馬太只是單純地想表達︰耶穌基督的死亡能使凡信靠祂的聖徒都得以復活,希望所有的人都知道,基督為愛我們而做出的犧牲,使我們能得著復活永恆的生命。

耶穌使人復活並非新鮮事,不僅讓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也讓管會堂的女兒、寡婦的兒子復活,所以不需要把死人復活看得特別稀奇;然而拉撒路的復活並沒有讓當時的祭司、長老、文士、法利賽人因此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這件事才更令人玩味。同樣令人費解的是,即使耶穌被釘死的當下,有許多聖徒復活的見證,不相信耶穌是基督的仍大有人在。但對於當年的門徒來說,他們所經歷的卻是基督不離不棄的愛,猶如保羅說的:「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32-35,38-39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叫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即使是基督被掛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刻,即使基督被埋在墳墓裡,但基督的愛仍能運行,仍能使我們脫離罪惡的咒詛、死亡的捆鎖,仍能使我們從死裡復活──照著祂所應許的。所以基督的應許並非從來沒有發生過,那不是未來式,而是過去完成進行式。直到今日,所有在基督裡睡了的人,主都同樣地使他們復活,帶他們回到天上,像耶穌當年在十字架上一樣。正因著基督犧牲的愛、不離不棄的愛,使我們今天可以不斷地經歷祂,即使我們看不見祂,但我們仍然受基督的愛激勵(就如同我們都會被所愛親友的愛激勵一樣,即使有些人已經離世多年,因著他們曾經在我們身上所付出的愛,將會不斷地激勵我們,直到我們回到天家。)因此,保羅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哥林多後書5:14-15

一個渴望經歷神的人,那就來到祂的十字架前,不是外在有形狀的十字架前,而是來到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愛中,因著相信祂十架犧牲的愛是為你、為我,相信祂十架犧牲的愛滿有能力、超越死亡,也藉著我們的敬拜、禱告、默想……,我們才能在祂十字架的愛裡,更深地經歷祂。

三、門徒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得著祂

不要問神離我們有多遠?要問自己離耶穌有多遠?對耶穌有不離不棄的愛,才能得著耶穌基督成為生命至寶!

大多數的基督徒會問:「神會不會離棄我們?」或是認為基督離我們很遠,但少有人問:「我們離耶穌多遠?我們對祂不離不棄嗎?」看到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當下,實際上只剩下不多的人在耶穌身邊,不離不棄的人是少數,大多數人卻因著懼怕、軟弱、失望而離開了。聖經記載了少數幾位婦女,她們當然是耶穌的門徒,這些婦女包括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參閱馬太福音27:56),還有撒羅米和同耶穌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婦女(參閱馬可福音15:40-41),她們都顯出對耶穌不離不棄的愛。而最後安葬耶穌的,竟不是耶穌身邊剩下的十一使徒,而是從亞利馬太來的財主,名叫約瑟,他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彼拉多就吩咐給他。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才離去。(參閱馬太福音27:57-61)當我們看到這些經文時,不知是否心中感慨萬千?在耶穌死亡的當下,耶穌變得毫無價值,當耶穌不能再為我們做任何事、不能再給我們的時候,有些人選擇離棄耶穌,也有些人選擇不離不棄地願意為耶穌安葬。亞利馬太的約瑟得著了耶穌的身體,你可以想像,當耶穌復活後,他得著的將是何等大的祝福呢?我們對耶穌的心志又是如何呢?當其他人都遠離耶穌的時候,我會是跟隨到最後的那一個嗎(即使要冒著相當程度的危險)?當眾人都不管耶穌,我會是把耶穌身體求來,為祂安葬的那一個嗎?

一個對耶穌不離不棄的門徒才能得著基督。先知以利亞身邊也有許多門徒,但唯有緊跟到底的以利沙得到了加倍感動以利亞的聖靈與能力。不要再把得著基督或神與我們同在責任推給神,因為得著基督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對祂不離不棄、是否積極主動。看看使徒保羅怎麼說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8不要好奇為何神不能更多地與我們同在,要問自己是否對主不離不棄,並寧願放下一切為要得著祂?若我們渴望得著基督,像保羅一樣,那麼相信我們也必經歷神、得著基督,像保羅所經歷和得著的一樣!只不過,今天我們採取行動了嗎?或是為得著耶穌做點什麼了嗎?願我們都像保羅一樣,放下一切的纏累,為要得著基督,或像亞利馬太的約瑟一樣,祈求得著耶穌、並願為耶穌付上代價,獻上自己最好的。

透過耶穌臨終前的吶喊、透過耶穌死亡後的景象、並透過耶穌門徒們的行徑,讓我們看見「天父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交託祂」、「基督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經歷祂」、「門徒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得著祂」。


小組信息討論與延伸問題思想

1.     要相信「天父的愛不離不棄,使我們可以交託祂」,需要先更深地認識祂。你自己覺得對神的認識有多少?你覺得還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更深地認識這位愛你的天父呢?

 

2.     因著「基督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經歷祂」,你是否曾在各樣的處境下,有被耶穌基督的愛激勵的經歷呢?你可以向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經歷耶穌的愛的見證嗎?

 

3.     許多人都渴望更多地「得著基督」,那麼要先問問自己︰是否對耶穌有著「不離不棄的愛」呢?想一想,你可以如何表明對耶穌的愛呢?

 

真理教室】1—不離不棄的愛

經文:馬太福音27:45-61

1.    What 呼喊是一種炙熱地表達情感和情緒的方式,無論是在狂喜或是極深的痛苦中。對照以下兩處平行經文,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祂兩次大聲喊叫時說了什麼?

 

馬太福音27:46

路加福音23:46

耶穌大聲喊著說……:「我的神!我的神!____________?」

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______的靈魂交在___手裡。」

 

2.    Why耶穌在十字架的酷刑之下感覺自己被神離棄了,但在最後斷氣之前,祂仍然禱告、將自己的靈魂交託在父神手裡,你覺得是為什麼?

 

3.    Word我們的生命經驗常使我們感覺神似乎沒有看顧我們,甚至離開了我們,然而神對祂的兒女絕對不是這樣。透過本篇【真理教室】,我們可以建立起來的認知有哪些呢?

  • 天父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______祂:更深認識天父的愛,才能更深地信靠祂,將自己交託祂。
  • 基督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______祂: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叫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
  • 門徒的愛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______祂:一個對耶穌不離不棄的門徒,才能得著基
  • 督。

4.    Worth認知會影響信心,透過本篇【真理教室】,有沒有哪一部分你覺得自己有了新的認知?請寫下來。

本來我以為

現在我知道

 

 

 

5.    Work信心是需要用實際的行動來堅固的!在建立了新的認知後,你願意做什麼(或調整什麼)來促進自己信心的成長?請寫下來。

 

6.      Pray請找到好同伴/家人/輔導幫助你、提醒你、為你禱告,一起在基督裡持續改變吧!

 

你可能會喜歡這些文章:

12-tag:最新活動-1110px-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