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教室2】榮耀的生命──安得烈/文 亮 牧師



經文:約翰福音1:35-37,40-426:5-912:20-22

再次日,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裡。他見耶穌行走,就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約翰福音1:35-37,40-42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祂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約翰福音6:5-9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約翰福音12:20-22

 

談到榮耀的生命,在耶穌身邊的十二個門徒中,你會想到誰?一般人先想到的不外乎是彼得、雅各、約翰或是寫馬太福音的馬太,但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想到安得烈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第一個跟隨耶穌的門徒是安得烈,甚至第一個認「耶穌就是彌賽亞」的門徒也是安得烈而不是彼得。在耶穌的十二門徒中,有兩對親生兄弟──彼得和安得烈,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但安得烈卻不像彼得、雅各、約翰那樣出名,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安得烈是彼得的弟弟,也不知道彼得之所以能成為耶穌的門徒,跟安得烈的引薦很有關係,甚至有些人認為,彼得能在他的一生中成為被上帝重用的使徒,安得烈絕對是功不可沒。

雖然一般較少探索安得烈,但千萬別小看安得烈在門徒中的價值和影響力。聖經中雖然沒有像他哥哥彼得一樣的篇幅來記載安得烈,但安得烈的生命在上帝眼中的價值與榮耀卻絲毫不減。透過聖經中三次提到安得烈領人到耶穌面前的事蹟,我們看到安得烈的生命有三個美好的特質:「單純的心」、「願意嘗試」、「愛與成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使生命在神的眼中配得稱讚。


一、單純的心

複雜的心遮蔽眼睛;單純的心看見上帝!(清澈的水才能見魚蝦。)

根據約翰福音一章記載,當耶穌受施洗約翰施洗後的第二天,施洗約翰和門徒在一起(彼得和安得烈本來是施洗約翰的門徒),施洗約翰看到耶穌的反應可能讓他身邊的門徒很詫異,似乎施洗約翰很明顯地要自己的門徒去跟從耶穌。根據經文的時序,當下是安得烈第一個做出了選擇去跟隨耶穌,因聽見施洗約翰說:「看哪!神的羔羊!」他就相信耶穌是彌賽亞,隨後便跑去找到哥哥西門.彼得,告訴彼得他遇見彌賽亞了,並邀請彼得一起跟隨。

實在不得不說,從安得烈對彼得說的話:「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可以看到安得烈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因為,真的不知道他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只因為施洗約翰的一句話,就相信耶穌是彌賽亞?!雖然我們不敢強調安得烈到底有多麼「信」耶穌是彌賽亞,畢竟那時耶穌還沒有開口教訓人、也沒有行神蹟,甚至安得烈還沒有跟耶穌相處過,不認識耶穌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又怎能認識耶穌是神?但他的單純卻讓他選擇相信施洗約翰所說的,就去跟隨耶穌。

相信安得烈這般單純的心,使他在神的面前蒙神所愛、蒙神悅納,因為神喜歡單純的心,就如耶穌曾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路加福音18:16b-17就是強調孩子的單純,反而是進入神國的關鍵特質。

今天,特別是在詐騙越來越猖獗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難保持單純的心,認為太單純就等於傻,就會被騙,所以我們習慣於操練複雜的思維,對任何人、事、物抱存懷疑的心。如果是拿來對付魔鬼、對付罪惡時,這樣的態度很重要,但很多人是對上帝的愛與救恩持複雜的思維,對魔鬼的詐騙卻保持單純,這才是真的傻。我們要懂得反過來,對神單純,對魔鬼複雜,這才是有智慧的人。

如同耶穌在山上寶訓中說到:「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5:8這裡所說到的清心,就有單純的意涵,清心才能見到神!盼望我們都能像安得烈,單純地相信耶穌的話,也單純地相信施洗約翰這位師傅兼先知的話。單純的心會使我們生發單純的信;因著單純的心,就會照著神的話去行,也就能看見上帝應許的實現,如同耶穌對馬大所說的:「妳若信(單純地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


二、願意嘗試

即使看起來不可能,只要願意嘗試交給耶穌,就能看見不可能變為可能!

五餅二魚餵飽超過五千人的神蹟,在聖經中可以說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神蹟,以至於四卷福音書都不會漏掉這歷史性的偉大一刻。但若剖析這個神蹟,除了耶穌以外,第一主角一定就是那個帶著五餅二魚的小孩,而第二男主角絕對非安得烈莫屬了。那天幾乎所有的門徒都認為耶穌在說一件不食人間煙火的事──去買餅給大家吃。臨時去給五千人弄飯吃?!那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腓力說就是二十兩也不夠,就算當時有二百兩,問題是哪裡會有餅店或餐廳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供應超過五千人份的晚餐?

換算成中式的喜宴桌數,可能要準備七百至上千桌,耶穌根本就是在說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就在所有門徒面面相覷、努力想勸阻耶穌的時候,安得烈卻帶著一個小孩,拿著五個餅、二條魚到耶穌面前。那個小孩很可能是把餅和魚拿給了門徒,只是門徒看了看、笑了笑,根本無視於他的存在,認為小孩就是笨、不懂,拿這些來幹嘛?連我們十二門徒都不夠分,還能做什麼呢?別鬧了!但安得烈卻做了一個嘗試,他把孩子和五餅二魚帶到耶穌面前。雖然他也按照常理補了一句:「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不論他是希望耶穌面對現實或是認為無濟於事,但他還是嘗試著把還有的、能有的、所有的都交給耶穌。「願意嘗試」是經歷耶穌的重要選擇,是看見神榮耀的關鍵,也正是因為安得烈願意嘗試,讓五餅二魚得以正式地交到耶穌的手中,讓神蹟展開成為不朽的見證;如果安得烈一開始是勸退小孩、完全不嘗試,就不會有後面的神蹟發生了。

另一個可以參考的神蹟是發生在列王紀下第五章中的亞蘭將軍──乃縵身上。當時他患了大痲瘋病,他所俘虜來的以色列小女子卻介紹他去找以色列的先知以利沙,沒想到,當乃縵去到以利沙那裡,以利沙卻連接見都不肯,只叫乃縵去約旦河沐浴七次。當乃縵氣到要轉身回去時,乃縵的僕人卻勸他為何不去試試?最後,乃縵願意嘗試,照著神藉以利沙所說的話去做,就經歷了神蹟的醫治。

你我的生命也可以看見神蹟,見證神榮耀的作為,即使我們眼前的、手裡的看起來微不足道,甚至覺得不可能,但總要願意嘗試交給耶穌,照主的話去行,我們的生命就會有幸於參與在神的榮耀中。


三、愛與成全

自私自利的人格,避之唯恐不及;愛與成全的特質,吸引人靠近他!

安得烈雖然沒有高調地在門徒中出風頭或占有一席之地,但卻是門徒中那個會令其他人願意靠近的人,因為安得烈身上帶著愛與成全的生命特質。在約翰福音中有一段記載:「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約翰福音12:20-22令我們玩味的一點是,腓力為何不去找彼得、雅各、約翰幫忙,卻找了一個我們很難直覺會想到的安得烈?相信門徒們生活在一起久了,大家多少知道彼此的個性或人格特質,知道什麼事情要找誰,才能獲得比較好的結果。

就像前面所說的兩個關鍵,當施洗約翰願意釋放自己的門徒去跟隨耶穌時,安得烈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哥哥彼得,所以他立刻去找彼得,希望彼得也能得著彌賽亞的祝福,這讓我們看見安得烈心中存著愛與成全;當耶穌吩咐要餵飽五千多人,眼前只有一個孩子的五餅二魚,安得烈之所以願意挺身而出、願意去嘗試,也是因著他懷有愛與成全的心,相信其他門徒也都看在眼裡、體會在心。

當希臘人想來拜訪耶穌的時候,腓力自己沒有第一時間去找耶穌,可能一方面礙於自己是猶太人的身分卻帶著希臘人去找耶穌,可能會被責備;另一方面,可能因自己在門徒中間不像彼得、約翰那樣被看重、出鋒頭,想了想,最有可能因著愛與成全的心來幫忙這件事情的,就屬安得烈了,所以腓力就找了安得烈。即使如此,安得烈不是自己帶希臘人去,而是陪著腓力帶著希臘人去找耶穌,讓人感覺安得烈就是挺著腓力,一副如果被罵,還有我情義相挺的樣子,畢竟當年那群門徒並非想像中地和睦,不僅七嘴八舌的意見和想法很多,甚至還會爭寵、爭誰為大。

正因為安得烈身上帶著愛與成全的特質,讓他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安得烈在門徒中雖並非特別突出,但似乎是在門徒有事的時候,大家會去尋求幫助的那一個,可見得安得烈與其他人有和諧的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確是耶穌基督門徒必修的功課。今天無論是家庭、社會、教會中,人際關係充滿緊張、衝突、甚至互相傷害的主要原因,就是每個人都只愛自己,只想成全自己(主流思潮),愛與成全他人被認為是愚蠢或是沒價值的,這樣的生命在神眼中毫無價值與榮耀可言,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生。但像安得烈一樣願意愛與成全他人的生命,正符合耶穌基督的生命與榜樣,在神面前才是寶貴的,也才能與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

對安得烈來說,成全他人不必居功,就如同前面所說的,如果沒有安得烈,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彼得。在聖經中,安得烈與彼得出現的次數和比重可真是天差地遠,然而,我們卻沒有看到安得烈有過任何的抱怨、不平、比較,甚至若不是刻意強調安得烈的事蹟,人們早已忘了彼得委身跟隨耶穌的關鍵是安得烈促成的。

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事件中,安得烈也絕對是功不可沒的關鍵人物,若不是他仍願意試著把孩子和五餅二魚帶到耶穌面前,若是他跟其他門徒一樣直接放棄和說風涼話,那麼故事就會有不同的發展了。然而在五餅二魚的事件中,我們佩服耶穌、稱讚孩子的奉獻,卻少有人記上安得烈的功績一筆,只不過這對安得烈來說,似乎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他成全了許多人和事。作為耶穌基督門徒的身量之一,就是要有「成全他人而不居功、成功不必在我」的胸懷,才不會造成爭競和分門結黨的情事。

今天,世界和社會上常有爭功諉過的現象,也不乏互相攻訐、彼此拆毀、較勁爭競等衝突。或許我們被誤導,認為世上的成就、頭銜、能力……關乎著我們天上的獎賞或是上帝的青睞,但實際上,若我們只是在乎人的感受和人的尊崇,就會落入只想成全自己、不想成全他人的衝突中。上帝更在乎和看重的,是我們的生命能否成為像耶穌一樣的生命──成全他人而不居功,這也同樣是安得烈給我們的榜樣,這樣的身量、生命和事奉的確是今天的基督徒和教會非常需要的恩賜。願意去愛與成全他人生命的人,在上帝眼中才是榮耀的生命。

安得烈領人到耶穌面前的事蹟之所以能夠被多次記載,相信寫福音書的門徒們都印象深刻,這凸顯了安得烈生命中「單純的心」、「願意嘗試」及「愛與成全」的特質,這都是神所喜悅的,值得我們操練與學習。願我們都能像安得烈,生命也能活出見證與榮耀。

 

 

 

小組信息討論與延伸問題思想

1.     神喜悅擁有「單純的心」的人,使這樣的人更容易看見神、看見神的榮耀。你知道要如何操練自己回轉像小孩嗎?(不是指幼稚,而是指對神的單純。)

 

2.     聖經中許多人因為「願意嘗試」,就看見神的神蹟與榮耀。你在面對挫敗、困難、各樣挑戰的時候,願意嘗試多少次的禱告、交託、倚靠神呢?你是否有跟安得烈或乃縵類似的見證呢?

 

3.     安得烈「愛與成全」的人格特質使得人們願意靠近他、請他幫忙,也看到他成全了許多人和事。你生命中是否因著基督的愛,成全了身邊的一些人或事情呢?你身邊的人有過類似的見證嗎?




大家來找查

🎯講道主題:榮耀的生命──安得烈

📖經文出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勾選重要的關鍵人物或字詞

安得烈/第一個跟隨耶穌的門徒/第一個認耶穌是彌賽亞

彼得的弟弟/五餅二魚神蹟的促成者/單純/嘗試/成全

 

 

📖找查新發現

   用自己的話,寫下信息中的新發現,或是聽完想特別highlight的重點。

 

 

💬神透過今天的信息對我說

   畫下你今天印象最深的畫面或寫下一句你最被觸動的話。

 

 

🐑來點行動

    聽完本週的信息,我可以怎麼做呢?請寫下本週給自己的實踐小目標:

     與神的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學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家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心話大冒險

真心話

1.     從本篇信息中,你對安得烈有什麼新的認識?

📝你能說出聖經中關於三個安得烈的事蹟嗎?你認識的人當中,有沒有很像安得烈的人呢?

 

 

2.     安得烈是第一個認出耶穌是彌賽亞的人,他第一時間去找哥哥彼得,一起去跟隨耶穌。

📝你曾有「揪朋友一起做有趣的事」或是「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的經驗嗎?

 

 

3.     面對無解的難題(成千人要吃飯),安得烈仍願意嘗試這看起來微小的可能性,帶著有五餅二魚的孩子去見耶穌。

📝你是否也有憑著信心「硬著頭皮去試一試」的經驗?後來結果如何?

 

 

4.     當腓力不敢獨自帶希臘人見耶穌時,他求助安得烈,而安得烈也願意陪他同去。

📝當別人發生問題時,你會是他想「尋求協助」的人嗎?在你的人際關係中,有哪些「情義相挺」的人呢?

 

 

大冒險

🙏組員此刻正在經歷哪些冒險與挑戰呢?

   請寫下彼此代禱的需要,在本週持續為彼此禱告,並持續關心,以行動支持他!

 

 

小組溫度計(勾選你的心情)

😀很喜樂  😇被鼓勵  🥰很有愛  🤝被支持

😌很平靜  😭很感動  😊很放鬆  😐很一般

😟有壓力  😢很難過  😳很尷尬  😶在放空

 

你可能會喜歡這些文章:

10-tag:最新活動-1110px-slider